妻子与风铃你在哪里,家就在哪里

文/秦觞

我们结婚6年了,妻子一直没能怀孕,医院诊断是输卵管双侧堵塞,经过几次通液(每次通液都非常疼!),但都无济于事,无奈最后医生建议我们做试管婴儿。

经过多方咨询,我们了医院(以下简称“北医三院”)在国内做试管婴儿方面的成功率最有保障。无奈之下,在离京天之后只得再次回京常住;按照计划,我们估计需要在北京住一个季度左右就可以回家。幸好我们在北京有一帮非常好的朋友,我们就借住在一个好朋友家里。

俗话说,好事多磨,北医三院生殖科可能医院。在北航对面,每个工作日早上,无论天晴下雨,总能看到来自全国各地上千对夫妇在此排队挂号;那阵势形同春运期间的火车站,我很纳闷,为何现在生个孩子竟然有这么难!由于病人很多,我们每次约号,最短也需要等待差不多一个月之后;就这样,在不断的约号中,我和妻子前期的检查就用了差不多三个月,远远超出了我们当初的计划。

在过去三个月的检查期间,妻子承受了太多的心理负担,每次检查遇到不合格的项目,我们都会在非常紧张和担心中度过,直到下次约到医生等待给出答复。终于有一天中午,妻子承受不了这种压力折磨,在我出门之后嚎啕大哭,我把这认为是她内心压力的集中释放。

就在所有材料准备好做手术方案的时候,我们的主治医生说,我妻子的血小板数值太低,不予手术需要治疗,并且没有给我们任何提问的机会——我们只能去找血液科挂号,找医生开药。

当听到医生说血小板太低时,我们都懵在了那里,那是一种从终熬出头却猛然间被再次踢进深渊的感觉。在这里,我忍不住想抱怨,为何中国会有那么多的医患悲剧,医生的确需要从自身找找原因。可能就是你们一个小小的疏忽,让我们至少多等了两个月以上。其实血小板低在我们首次抽血化验时就已经出来了,妻子给医生看抽血结果时,她竟然完全没放在心上。这两个月,对我们不仅仅多了很多额外的开支,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多受两个月的煎熬。

看到门外乌泱乌泱排队上千的患者,我们只能默默的离开,医院附近,租住每晚过百床铺的那些患者,我们已经很幸福了。而医生对于自己的疏忽甚至没有感觉到内疚,甚至都没从她的眼神里看到歉意!我们只能为此埋单,除了自己疗伤,我们无能为力。

接下来血液科的老医生给我们开了很多药,其中有一种类似于口服液的药物,每天三次,每次一瓶。妻子每次都把喝完的小玻璃瓶子收集起来装在一个袋子里,有次我无意间发现,问她为何不扔掉这些药瓶子,答曰:我要用这些瓶子做风铃!

我很惊讶,同时内心也感到难过,妻子竟然能在如此压力下,发掘生活中的乐趣。后来,喝完的瓶子越来越多,足足有五六十个。

就在前几天,我外出回家,发现妻子已经将做好的风铃挂在阳台上。无疑,妻子的手很巧,这个风铃很漂亮,她甚至找了大塑料桶盖子做底座,长短不一的拼接形成完美的弧度,自然的垂落下来。

我走到阳台晾衣服,无意间碰到了风铃,它们便叮叮的响了起来。妻子肯定是听到了风铃的声音,飞快的从厨房跑过来,兴奋地对我说:“老公,你碰响了风铃了!”我说“是的,你做的风铃真好看。”

于是,这个用药瓶子做的风铃在有风吹过时、或有人经过不小心碰到时,总会叮叮的响起来,给整个房子都带来了生机。

今天早晨,我起床很早,去阳台取晾晒的袜子,无意间再次碰到了风铃,它无所顾忌的叮叮响了起来。我的内心一瞬间也被这风铃声撞击了起来;我猛然间发现,在这段并不平静的求子岁月里,我甚至已经忘却了生活的原色;而原本一直都是归家心态的我,使我突然转变——原来妻子在哪里,家就在哪里!

PS:本文作者:秦觞,是我的挚友,看到他写这篇文章的时候,读起来非常感动,作为即将成为父亲的我,深刻能体会到他们所面对的一切,并且更加的珍惜我们所拥有的一切。前几日喜讯传来,他们终于有了自己的宝宝,我和小夏激动的哭了,祝福我们所有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ojkv.com/wacs/1150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