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青生态屏障简介
近年来,西青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目标,按照天津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的部署要求,加快双城间绿色生态屏障区建设。西青区绿色生态屏障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天津市双城绿色生态屏障八个重点片区之一,是构建天津市绿色生态屏障“一轴两廊两带”“天”字形空间布局的重要环节,屏障区域面积68.5平方公里,规划范围:东至西青津南交界,南至马厂减河,西至独流减河,北至宁静高速规划线。其中一级管控区58.2平方公里,二级管控区10.3平方公里,整体呈现出“一心、一环、两廊、多网、多点多片区”的总体空间格局,一心:为王稳庄示范镇及赛达工业园构成的产城核心区;一环:为围绕核心区的生态绿色产业环;两廊带:为海教园南延生态带与独流减河生态带;多网:是以现状密布的河道水系形成的蓝绿生态网络和绿道系统;并以此为骨架形成多个生态景观、生态农业等功能节点与片区,建设形成集生态环境保育、绿色农业示范、生态旅游休闲三位一体的卫南洼湿地田园综合体。主要建设内容是生态廊道景观建设5.18平方公里和绿化造林5.4平方公里,计划到年,实现总体蓝绿空间面积占比达到83%,再现天津鱼米之乡风貌。年11月30日,屏障区王稳庄镇被国家生态环境部评为第四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是天津市唯一获此荣誉的镇。
早在上世纪80年代,王稳庄镇曾是全国著名的“钉子小镇”。鼎盛时期,全镇有多家制钉企业,全国市场占有率超过40%,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及俄罗斯、东南亚等周边国家。繁荣的制钉产业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也带来了环境污染,全镇常年灰蒙蒙一片,沟渠常被“五颜六色”的污水填满,空气里飘散着刺鼻的气味。落后的生产方式,急剧恶化的生态环境,成为很多人对王稳庄镇过去的记忆。如今,这里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全镇户人搬入新家住上楼房,住上了布局合理、配套完善、环境优美的示范镇。搬迁前,村民居住的是砖瓦房,有的甚至还是土坯房,住土炕烧柴火,垃圾和生活废水随处到,如今,村民全部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楼房,过上了城市人的生活,社区环境优美,生活便利,老人和病弱群体得到了更好的照顾,孩子们在现代化的幼儿园和学校里享受教育,让以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真正生活在了大绿大美、舒适恬静、宜业宜居的高质量绿色城镇。王稳庄镇为加快推进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下定决心彻底拔掉扎根于绿色大地上已生锈的“钉子”,除了保留市级示范工业园区赛达工业园以外,将全镇9个工业集聚区全部关停取缔,关停了“散乱污”企业家、环保不达标企业余家,万平方米工业集聚区被拆除,同时,全镇大力实施退渔还湿工程,共计退渔.59亩,建立起了生态养殖循环模式,通过水环境治理、十小企业整顿、散乱污企业治理等一系列工作,建成了绿色生态廊道、西西海湿地、稻香公园、稻蟹公园等,被污染的环境在治理中蝶变转身,城市人居环境稳步提升。
西青绿色廊道主要以区内原有鱼池进行改造,形成湿地湖岛相间、阡陌稻田交错,是集林、田、水、草为一体的复合型生态廊道片区,其中水域面积亩,绿化面积亩,栽植树木13万余株,地被植物30万平方米,树种主要有国槐、洋槐、金叶榆、白蜡、柳树等,地被植物主要有马蔺、荷兰菊、波斯菊等,水生植物主要有荷花、芦苇、香蒲等。生态片林工程实际完成造林亩,栽植各类树木46万余株。截止目前,西青区绿色生态屏障区内现有林地面积3.19万亩,种植有国槐、香花槐、白蜡、榆树等各种树种,连片成荫,连绵不断。
绿色屏障小金庄段,在鱼塘基础上实施水域连通、植被绿化等工程,打造出“水清岸绿、绿色盎然”的绿意空间,植被绿化以外围环形道路为主轴线,内部漫行道为辅助,水域小岛为点缀,游客可在此泛舟水面,感受碧波荡漾、鱼翔浅底、草长莺飞的动人景象。绿水环抱、树林成荫的小金庄,处处看得见景,摸的着绿,玩的到水,宛如“金镶碧玉带”,谱写出一段人与自然美好和谐的“金玉良缘”。
绿色屏障小年庄段,随着绿色廊道的建成,水绿融合、生态惠民的生态空间已经形成,形成了一副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水乡模样。村庄拆迁后种植了多个品种的果树,这是我们深入落实市委要求,坚持宜林则林、宜田则田、宜果则果的绿色循环发展,根据当地的土壤特质、农民的生产生活需求,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精心打造的成片果树林,有柿子树、樱桃树、无花果、梨树、杏树、石榴树、山楂树、海棠树、桃树、葡萄,占地面积亩,植树2万余株,实现春夏看“景”,秋天卖“果”,积极打造以观光业为主的“果林”经济,待果实成熟后,游人来此享受采摘乐趣,体验农家生活。
绿色屏障小泊庄段,这里在原有大面积的鱼池的基础上,进行堤埝整修改造,形成驻足泛舟,度开水面,谈笑风生,欣赏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如画风景。登上小泊庄段防火监测塔,可以欣赏到田埂交错的万亩稻田、高楼林立的王稳庄示范小城镇,中化MAP服务中心等,王稳庄镇宜居宜业、绿林流水,波光潋滟,阡陌交错,鸥鹭飞鸣的自然生态美景将尽收眼底。为纪念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的宏伟壮举,祝贺西青区对口支援的四个地区顺利实现脱贫摘帽,我们在生态廊道小泊段建设了扶贫协作纪念林,将我们携手受援地脱贫攻坚的印迹永远镌刻在西青大地上。扶贫纪念林以帮扶地区特色树种为主,汇聚了新疆于田县的玫瑰,甘肃景泰县的沙枣、枸杞,甘肃麦积区的高杆月季以及河北平泉市的海棠,总种植面积37.3亩,是东西部四地鲜花同开一处的和谐盛景,成为西青区绿色生态廊道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中化农业MAP示范农场是年5月签约落地的现代化、智能化、规模化农业种植基地项目,以王稳庄镇3万亩高标准农田为依托,振兴曾经的皇室贡米——天津小站稻,在滨海盐渍土壤,ph值在8.5以上,盐度3%,探索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盐渍土壤改良措施。同时依托中化农业自主研发设计的智慧农业系统,彻底改变了以往农民种田完全凭经验的作法,依靠科学精细化的管理技术,从地块管理、精准气象、遥感监测、设备物联等多个方面为农户提供精准的种植服务,工作人员足不出户通过卫星遥感就能全程检测每块稻田的生长情况,形成了小站稻从种到生产加工全过程都进入溯源体系,真正建立起了节本增效、提质增收的智慧农业系统。
天隆粳稻种业研发基地是年由国家粳稻中心科研团队投资建设的小站稻育繁种研发基地,设有小站稻种质资源库,将小站稻种质资源DNA身份信息化,实现精准化育种。拥有发明专利、植物新品种权等自主知识产权98项,培育了高产、优质、多抗、广适的粳稻新品种个,建设有国际先进种子生产线,严格控制了种子的纯度和质量,确保送到种植户手中的良种粒粒是精品。种子已销往东北、华北、黄淮、西南、西北等稻区,覆盖我国粳稻主产区90%以上。
车联网封闭测试场的是中国北方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功能最齐全的封闭测试场,占地面积亩,共规划7个测试分区。车联网封闭测试场的建筑为加快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攻关,加速车联网测试标准与评价体系建设,促进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部署在西青生态屏障区域内的无人驾驶观光巴士,是国内级别最高的智能驾驶纯电动巴士,利用5G及网络化,单车智能与网联智能协同,通过车路协同技术,来实现封闭及半封闭场景安全可靠的无人驾驶运营,开启智能化的“微循环”交通时代,以科技创新引领生态文明建设,为游客打造更顺畅的智能化出行“新”体验。
西部驿站是以前身的王稳庄镇西兰坨村丝织厂老厂房的基础上改建而成的。年,西兰坨村党支部响应党中央改革开放号召,主动联系天津市纺织局下属丝织一厂联合开办了西兰丝织厂,成为全市第一个农工联合办厂成功案例,生产的产品在市场上供不应求。如今,为了再创当年的辉煌,我们对老厂房进行提升改造,将成为绿色生态屏障周边景点的集散地,增加有机农产品展示推广、文化活动、观光接待、行政服务等一系列功能,迎接八方游客,打造成为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综合服务中心。目前,绿色生态屏障展览馆和西兰食堂已开放。
“白万秀林”万亩生态片林。是年1月,经国家林业局批准,西青区实施生态储备林项目,在生态屏障区内共完成造林2.28万亩,栽植各类苗木万株,年为完成市政府下达西青区8亩绿化造林建设任务,生态屏障区内又实际完成造林亩,栽植各类树木46万余株。截止目前,西青区绿色生态屏障区内现有林地面积3.19万亩。现在,从“白万秀林”游览路进入生态片林内部,道路两侧种植有国槐、香花槐、白蜡、榆树等各种树种,连片成荫,连绵不断,感受到曲径通幽的宁静,让人心旷神怡。
西青光大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占地约亩,日处理生活垃圾吨。该项目处理垃圾可覆盖津南区、南开区、河西区、和平区的全部生活垃圾,以及西青区、滨海新区的部分垃圾,对改善天津市城市综合环境,助力天津市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未来,西青区将按照中央和市委的要求,站在生态发展新起点,坚持以“风物长宜放眼量”的定力执着和“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韧拼劲,发扬无私奉献的“塞罕坝精神”,学习八步沙林场“六老汉”用世代坚守染绿万亩荒漠,朝着绿色发展目标坚实前行,以绿色高质量的发展书写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篇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jojkv.com/wadwh/118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