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00后们别叫苦,买房最痛的其实是8
FANGDONG|房东俱乐会
撰文:麦子君美编:小樱校对:塔夫
近两年,“90后成为购房大军的主力”类的文章频见报端。
尽管90后站在社会的舞台还没多久,但新时代更多经济模式的出现,电商、自媒体、短视频等等,给了他们很多施展拳脚的机会和空间。加上父母尚属壮年,资本积累优势明显。购房置业实力可见一斑。
与90后相比,很多80后买房真的太难了,他们中的一些人活得真的很累。
年近不惑,拿着六七千块的工资,还着四五千块的房贷,不敢辞职,不敢消费,不敢生病。想跳槽,没有勇气;想创业,没有资本和能力。
有数据表明,每一个供房的80后,平均四成的工作时间,都是在给银行打工。
都说90后、00后年轻人浮躁不安,好高骛远,而按部就班沉稳的80后,大都因为一栋房子,困住了那颗躁动的心,也承载了无处安放的灵魂。
最近接触了很多80后的朋友,今天我们走近他们,听听80后买房的残酷现实。
1
不敢辞职,不敢跳槽,更不敢生病
某工程招投标咨询公司职员2套房月供
我是在年买的房。因为在新乡有一套89平的小户型,所以虽然一直在郑州工作,也没有过多考虑买房子的事儿。
直到年2月,我们租的是由两套一室一厅打通的老房子,也许是出于想涨房租的心理,房东突然通知我们说打算将两套重新分开,重新装修。于是我们便面临着重新找房子搬家的问题。
租房的人都知道,基本上搬一次家收拾打包行李需要四五天,搬完家再整理行李又需要一周,再加上还要重新找到合适的房子,每次搬家真是像是行军打仗一样。
媳妇儿说买房吧。
这时我们才发现,中原区房价已经从年的八九千,暴涨到了一万三四,但是我和媳妇儿的工作都决定了未来基本就会在郑州定居了,买房只是早晚的事儿。而且人的消费心理都是一样的:买涨不买跌。
于是把我们手头的钱汇总到一起,又找家里借了几万块钱,付了首付买了一套平的二手房。
首付方面我们没有遇到太大的麻烦,但是办理过户手续折腾得我快吐了。当时正赶上我被借调到北京工作,每次签字办各种手续都需要我在工作日从北京回到郑州,然后再赶回去上班。网签-办证-预约抵押-抵押-领证……大概用了2个月的时间,才把手续全部办完。
年年底的时候,把借亲戚的钱几万块钱也都还了,每个月多的月供,压力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比较明显的影响就是不敢辞职,家庭不敢有什么变故。
今年疫情期间,不少公司都受到了影响,很多人被裁员或者被减薪,很庆幸自己的公司还能正常发工资,不然,凭自己手头的一点儿积蓄,根本维持不了多久。
2
想趁年轻逼自己一把,有苦趁早吃!
某外企医药代表2套房月供
我是年结婚,因为首付是我和老公一起凑的,所以我们看好房子后先领了结婚证,然后买下了我们的第一套房子:南三环泰宏建业9号院86平的两室一厅。
首付20万,借了老公的姐姐9万,房贷元左右,因为刚换到一家外企公司,公积金比较高,房贷基本无压力。
年,我们又按揭买了车和车位。这几年慢慢把借的钱也还了。
因为身体原因,比较难怀孕,年我分别做了输卵管疏通手术和人工受精,前后花了十多万。年,女儿出生。
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又想着拼二胎,有时候家里来个亲戚朋友的,越发嫌房子不够住。今年年初,把之前培育冷冻的受精卵又做了一次移植,怀了二胎。同时买房也提到了日程。
因为老家是驻马店的,住在南边回老家方便;同时在南三环这一片也住习惯了,买房子基本没往其他区域考虑。年前先后看了永威城、绿都澜湾,今年疫情结束后,几经比较我们最终买了华侨城一套平的洋房,单价1万6。
为买房我们去领了离婚证,首付需要70万,我们借了将近30万。
而且这次月供我们选择了等额本金,现在房贷每月要还1万1,孩子上幼儿园的学费每月多,再加上各种日常开销,压力真的很大!
因为不喜欢欠人钱,为了尽早还清欠款,每月除了工资全部用来还帐,还要用信用卡和借呗周转。
现在每月都是月光族,最穷的时候所有账户加起来一共块钱!
我们就想趁年轻逼自己一把,难点儿就难点儿吧,总比以后老了,干不动了,还要过这种苦日子、难日子要好!
我们两个都是同一个地方穷人家出来的孩子,背后没有任何依靠。我们就想着用自己的双手力所能及的为孩子打造出一个适合他们成长的生活环境,别人能吃的苦,我们能吃;别人吃不了的苦,我们也能咬紧牙关咽下去。因为别人有的,我们也想凭自己的努力拥有!
3
买房要趁早,上车要果断
某高校教师2套房月供公积金+商贷
我是9年毕业,毕业后在高新区一所中学任教。孩子爸比我早毕业2年,他工作比较好,毕业后在省移动上班,福利待遇都还不错,也有一些积蓄。
年之前我们一直都是租房,观望……手里也有差不多付首付的钱,但是受老家人思想的影响,一直想着多攒点儿钱,多付点儿首付,少还贷款。以至于一直拖到年,看着房价水涨船高,手里的积蓄也没有多出来多少。
买房的事儿不能再拖了,我开始四处看房。有一天,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jojkv.com/wadzz/10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