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妇科体检中让人纠结的词下
纠结词7:巴氏II级解读专家:王宏副主任医师复医院体检故事高女士:我今年40岁,近几年每年都会体检。体检项目中,有一项是宫颈涂片检查,以前的结果都是巴氏I级,今年变成了巴氏II级。听说这项检查是筛查宫颈癌的项目,我很担心自己的“升级”代表着向宫颈癌迈进了一步。这种担心有道理吗?应该如何预防进一步“升级”呢?
宫颈涂片检查,结果分5级高女士每年都进行体检,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健康习惯。宫颈涂片是筛查宫颈癌的一种检查,也叫防癌涂片,就是在女性宫颈上取一些脱落的上皮细胞,通过病理医生显微镜下的观察,及时发现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其结果分为5级:巴氏Ⅰ级:正常;巴氏Ⅱ级:炎症;巴氏Ⅲ级:可疑癌;巴氏Ⅳ级:高度可疑癌;巴氏Ⅴ级:癌。“巴氏”已落伍,“液基”正普及巴氏涂片是传统的宫颈癌筛查方法,曾为及时发现宫颈癌做出了极大贡献。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为了更精确地筛查出宫颈癌,发明了更先进的“宫颈上皮液基细胞学检查”,它采用液基薄层细胞检测系统把尽量多的细胞集中在一张玻璃片上,通过数字化比较技术进行细胞学分类诊断,大大提高了检查速度和诊断准确性,同时还能发现癌前病变、微生物感染(如霉菌、滴虫、病毒、衣原体等),这就是目前临床上广泛运用的LCT、TCT等,它是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筛查技术。宫颈上皮液基细胞学检查结果分为正常范围细胞、炎症细胞(包括微生物感染)、不明意义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包括ASCUS与ASC-H)、低度鳞状上皮内瘤变(L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HSIL)、鳞癌(SCC)、不明意义的不典型腺细胞(AGC)、腺癌(AC),其中除正常范围细胞或炎症细胞外,应进一步排除癌及癌前病变,该技术目前甚至已基本替代了“宫颈涂片检查”。检查结果“升级”,并不代表向宫颈癌迈进一步由上可见,高女士以前的巴氏涂片检查结果都是Ⅰ级,属于正常细胞,而今变成了Ⅱ级,说明她的宫颈细胞中有炎症细胞存在,这显然是一种病理情况,但并不能认为就有癌症了。像这种情况,医院进行更为细致全面的检查,找出炎症的原因,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治疗,然后再复查。大部分宫颈疾病仅是炎症,治疗不难不过,女性朋友们也不必过度忧虑,大部分宫颈疾病仅是炎症,在经过一系列恰当的治疗后很快就可痊愈,并不会发展成可怕的癌症。例如高女士,巴氏涂片Ⅱ级,医院就诊后,医生会为她进行白带微生物、人乳头状瘤细胞(HPV)等检测,并进行相应治疗,然后再进行宫颈上皮液基细胞学检查。如宫颈细胞恢复正常就不需再做治疗,只需每年一次体检;如宫颈细胞仍为炎性细胞,在经过数疗程抗炎治疗后,一般会明显好转;但是当液基细胞学检查有更为异常的提示时,就应做阴道镜检查,以决定是否要进行宫颈活检,以便得出明确诊断。即便如此,也不必惊慌失措,很多在体检中发现的宫颈早期病变,经过LEEP术(宫颈电热圈环形切除术)等简单手术治疗后,很快就会恢复健康。总之,宫颈疾病并不可怕,只要坚持体检,早发现,早治疗,就能远离可怕的肿瘤!Tips:6类女性易患宫颈癌目前,我国女性宫颈癌发病率呈现增长趋势,为中国女性肿瘤发病的第二位,更令人担忧的是,宫颈癌发病年龄呈现明显年轻化趋势。研究发现,有6类女性更易患宫颈癌:①性生活过早;②过早生育及生育次数过多;③有多个性伴侣或其配偶有多个性伴侣;④曾患性病;⑤吸烟、吸毒及营养不良;⑥有其他宫颈病变。纠结词8:HPV阳性解读专家:王宏副主任医师复医院体检故事申女士:我们单位今年的体检套餐升级了,加入了一些“高端大气上档次”的项目,HPV检测就是其中一项。结果,我就“中枪”了,HPV竟然是阳性!我知道HPV和宫颈癌的关系很密切,难道这就预示着我已进入宫颈癌“预备军”了吗?有什么方法可以杀死HPV?犹如前面的高女士一样,申女士同样有着良好的健康习惯,育龄期妇女每年进行一次妇科体检非常必要,并且她的体检更为细致全面,加上了HPV检查,的确是“高端大气上档次了”。
高危型HPV可致宫颈病变HPV是人乳头状瘤病毒的英文缩写,这是一种人类独有的病毒,专门侵犯人体上皮细胞。目前已经检测到的HPV大约有种不同的亚型,根据致病或致癌危险性大小,可将其分为高危型和低危型两大类。高危型HPV可引起尖锐湿疣、外生殖器癌、宫颈癌等,主要有HPV16、18、31、33、35、45、51、52、56、58、61型,特别是16、18型被视为宫颈癌的罪魁祸首。高危型HPV主要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污染物品以及性传播感染人类。有80%以上的人一生中会不同程度地发生HPV感染,但其感染的种型不同,表现也不同,只有当女性感染了高危型HPV后,才可能会引起宫颈病变。感染高危型HPV,只有少数会发展为宫颈癌感染高危型HPV者中,60%的人就像患了病毒性感冒一样会自愈;有25%的人会持续停留在感染阶段,这部分女性在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测中会有不同程度细胞异常表现;只有15%的持续感染者会在2年内发生重度宫颈损伤。而在宫颈重度损伤者中,有30%~70%的人将在10年内发展为宫颈癌。因此,HPV虽可引起宫颈癌,但起病缓慢,只要及时有效地做好妇科体检,就能完全防止宫颈癌的发生。目前,体检中可选择的HPV检测有HPV抗原检测,如HC2等,检查费用约元/次。因为费用较高,所以一般妇科体检中较少使用,但在高端体检中却广受青睐。不过,随着近年来人们对健康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工矿企业体检也开始选择这类高端检查,真正有效地为职工提供健康保障。发现HPV阳性怎么办就像前面所说,HPV感染有其自限性,所以绝大部分女性在感染后会自愈,也不会发展成为宫颈癌。而剩下小部分没有自愈的感染女性,如申女士这样该怎么办呢?首先,医院进行进一步诊治,特别要对宫颈细胞进行液基细胞学检查,如果仅为轻度病变,应进行阴道镜检查,阴道镜检查结果满意,可以用药物进行治疗,半年和一年后分别重复细胞学检查,或一年后复查HPV,了解病毒是否转阴;如果细胞学检查结果不佳,那么她就需要在阴道镜指引下进行宫颈活检,必要时应行宫颈局部手术治疗,把可能病变的部位去除,从源头杜绝疾病的发展。Tips:哪些人可注射HPV疫苗近年来,HPV疫苗已在我国香港地区和境外使用,注射HPV疫苗已经成为宫颈癌一线预防的主要措施。HPV疫苗有Gardasil和Cervarix两种,其中Gardasil针对6、11、16、18亚型,并可用于男性防治;Cervarix则仅针对16、18亚型,男性不可使用。一般认为,HPV疫苗在9~10岁之后、性生活发生之前注射最佳。有免疫要求的成年女性,在接受HPV测定后确认没有处在HPV感染期时,同样可以进行注射免疫。但我国大陆的HPV疫苗使用尚处于临床试验核准阶段。需要提醒的是,HPV疫苗虽可%免疫15年以上,但它不能取代宫颈上皮细胞学检查。就算注射了疫苗,仍要坚持每年按时体检。作为宫颈癌筛查手段,宫颈细胞学检查仍然是抗癌前线的一道坚强大堤!纠结词9:雌激素下降解读专家:孙红主任医师复医院体检故事崔女士:我今年40出头,可能因为工作压力比较大,最近总觉得身体状态大不如前,就去做了一次全面的体检。结果出来了,倒没多少异常,只是有几个指标低于正常值:E2、LH、FSH。上网查了一下,这都是女性激素相关指标,这些指标低是说明我要进入更年期了吗?40岁的女性,工作和家庭压力相对较大。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女性,在工作中,有些已经有相当的工作经验,承担了重要的岗位责任;在生活中,孩子又到了青春期,有点叛逆,无形中造成了不少压力。崔女士的情况与此有些相似,我们可以看到,崔女士体检结果基本正常,也就是并无发现器质性病变。那么,几个激素指标低,有什么临床意义呢?
女性激素主要有雌激素、孕激素平时我们常说的女性激素,主要是指雌激素(E)和孕激素(P),这两种激素均为卵巢组织所分泌。卵巢中卵泡的发育还受到神经系统的影响,FSH(卵泡刺激素)及LH(黄体生成素)就是人体脑垂体中分泌的激素。在正常情况下,以上这些激素各自起着不同的作用,他们相互影响,精确地维持着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而且,他们的量并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随着人体的周期性变化不断发生改变。由于雌激素和孕激素对子宫内膜的作用,使生育年龄的女性有周期性的子宫内膜脱落,也就是月经。因此,月经不正常或闭经的女性,需检查激素指标。另外,希望了解卵巢功能情况的女性,也可以通过检查雌、孕激素水平来了解;希望了解有无排卵或黄体功能是否正常,也需检查激素指标。由于雌、孕激素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所以,一般也同时检测FSH、LH。此外,雄激素也可能对生殖功能有影响,故也可检测。由于激素分泌存在周期性,所以不同时间点检测的结果就不一样。如:卵巢功能减退,除雌激素水平低外,FSH和LH水平增高,排卵期LH水平升高,排卵后孕激素水平升高。因此,医生会根据不同的目的,为患者选择检查的时间点。激素检查需结合时间点、症状综合判断让我们回到崔女士的体检报告,提示E2、LH、FSH低于正常值,我们需了解体检抽血时崔女士是否为月经刚干净。因为在卵泡期刚开始时,这些激素均处于低水平,所以这个结果并不能推断崔女士是否进入围绝经期。但一般来说,40岁的女性,卵巢功能开始衰退,有些女性月经开始不规律,部分女性可出现潮热、出汗、失眠等症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同时注意规律生活、调节心情、适当运动。如果月经不规律,尤其是月经时间长,医院找妇科医师就诊,进行超声检查了解是否有子宫内膜增厚。因为卵巢功能衰退,卵泡不能成熟和排卵,缺乏孕激素对子宫内膜的作用,有时会出现子宫内膜增厚,需行刮宫以明确是否有内膜病变。纠结词10:CA升高解读专家:孙红主任医师复医院体检故事沈女士:最近体检,我有一项指标偏高,叫CA。网上查来查去才大概了解了一些,这好像是一种针对卵巢癌的肿瘤标志物。那么,是不是这个指标偏高就预示着卵巢癌的发生呢?我要不要去进行进一步检查,看看卵巢是否有问题?很久以来,人们一直期待通过查血就能诊断某些疾病,其中之一为恶性肿瘤。在科学家的不断研究下,确实发现了一些肿瘤可分泌一些特殊的物质,这些物质进入血液,人们通过检测血液中这些特殊的物质,可初步考虑与之相对应的肿瘤。这些特殊的物质称为肿瘤标志物,如:肝癌患者血液中AFP(甲胎蛋白)升高,所以在血液中查到AFP升高,就要怀疑肝癌的可能。
CA升高,可能与胃肠道肿瘤、卵巢肿瘤相关CA中文名为糖链抗原,它是直肠癌细胞系相关抗原,胃肠道肿瘤患者血液中CA常常升高。如检查发现CA升高,首先,应检查胃肠道,如需行超声检查,了解肝脏、胆囊、胰腺的情况,有无占位性病变;如未发现异常,则需进一步进行胃镜和肠镜检查,以了解胃和结直肠的情况。但在临床上也发现,部分卵巢肿瘤患者CA也可能升高,甚至部分卵巢囊肿患者CA也会升高,所以,如果胃肠道检查未发现异常,也应进行妇科盆腔和超声检查,除外卵巢囊肿或卵巢肿瘤。由此可见,我们可以了解沈女士体检发现CA升高,并不完全针对卵巢癌,很多情况下,CA均可以升高,必须要通过一系列的检查,包括胃肠道和妇科的检查,以便发现真正的疾病。当然,若CA略升高,也有可能为测定的误差,可考虑复查,以排除测定误差。CA与卵巢肿瘤关系更密切相对于CA,另外有一个肿瘤标志物与卵巢癌的关系更为密切,它就是CA,这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卵巢癌的肿瘤标记物。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后发现,除卵巢癌患者血液中CA升高外,月经期女性以及盆腔急性炎症、盆腔结核、卵巢内膜样囊肿、子宫肌腺症患者,血液中的CA也升高,因此认为CA的特异性不够。但对卵巢癌治疗后疗效的监测及预后的判断,CA还是有着重要的作用。如:卵巢癌手术和化疗后,如CA下降明显,提示治疗有效;如CA下降不明显,提示疗效不佳;如在随访过程中CA逐渐升高,则提示肿瘤复发可能。还有一个较常用的卵巢癌的肿瘤标志物为CEA(癌胚抗原),由于其在多种肿瘤如胃肠道肿瘤、乳腺肿瘤、卵巢肿瘤均可升高,因此特异性也较差。此外,近年来HE4(人附睾蛋白4)也作为肿瘤标志物用于卵巢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常常与CA同时检测。肿瘤标志物缺乏特异性,有异常不必过于紧张肿瘤标志物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可协助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并在检测肿瘤治疗的疗效和预测肿瘤有无复发转移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非常方便,无明显的创伤,大家比较乐于接受。但是,从上面的介绍中,大家可了解到,肿瘤标志物很少有一对一的特异性,而且,很多非恶性肿瘤性疾病,肿瘤标志物也可能升高。因此,如果在体检时发现有肿瘤标志物升高,不必紧张,有些需进一步检查以排除一些疾病或明确诊断,有些则需治疗后随访肿瘤标志物的变化(如:有卵巢囊肿,可治疗后再定期随访)。具体应听从医生的建议和指导。Tips:盆腔炎的4种常见原因女性生殖道对细菌的侵入有一定的防御功能,对入侵病原体的反应与病原体的种类、数量、毒力及机体的免疫力有关,只有在细菌毒力、数量、机体免疫力三者之间的平衡失调时才会增加盆腔炎症的机会。引起盆腔炎的常见原因有以下几种:●宫腔内手术操作后感染人工流产、刮宫、输卵管通液、子宫输卵管造影、宫腔镜手术、放环及取环术后,如果手术消毒不严格、原有生殖系统感染、术后不注意个人卫生、有性生活等,会造成下生殖道内源性细菌的上行性感染。●不注意经期卫生月经期间子宫内膜剥脱,宫腔内血窦开放,并有凝血块存在,这是细菌滋生的良好条件。如果在月经期间不注意卫生,使用卫生标准不合格的卫生巾或卫生纸,或有性生活,就会给细菌提供上行感染的机会,导致盆腔炎症。●邻近器官炎症直接蔓延如:阑尾炎、腹膜炎通过直接蔓延等累及至盆腔。●产褥感染指产褥期内生殖道受病原体侵袭而引起的局部或全身感染,可能与孕期卫生不良、胎膜早破、严重贫血、产科手术操作、产后出血等有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jojkv.com/wahl/106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