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大姨妈越来越少,究竟是怎么了
大姨妈,是一个神奇的物种。它让女生们又爱又恨,年轻时总嫌弃它排山倒海、量太多、到访时间长,随着岁月的流逝,又在无比地怀念它每个月按时打卡的日子,生怕它突然间变少了甚至不来了。那么,你知道为何大姨妈会越来越少吗?
正常的月经量究竟是多少
医学上规定每周期月经量5~80mL都是正常的。那5mL是多少?差不多是一瓶毫升的矿泉水的瓶盖翻过来装满水的量。
虽然现实中很难精确测量月经的出血量,但我们可以根据前后对比来判断经量是否变少。
如果月经原本五六天才能干净的,现在一两天就差不多了;原本屯了不少卫生巾,现在每天一块都嫌多,那就是变少了。
月经量变少的原因
想要知道月经变少的原因,得先思考一下,为啥自己的「血」越来越少了。「血」打哪儿来呢?
其实,它离不开人体的肾、肝、脾。
01肾,大姨妈的亲闺蜜肾为先天之本,是精华藏身的小金库,《素问·六节藏象论》记载:“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
这里的“精”有多厉害呢?它是养发、生娃、成长的必需品,若是精余额不足了,那么姨妈量少、头秃、金鱼系记忆通通会找上门来,严重一点,还会精尽人亡。
肾是大姨妈的亲闺蜜,肾气旺盛,肾精充足,那么就有充足的精血来供养大姨妈。但若是国库亏空,精不化血,就会导致大姨妈只来一点点。
那么,为什么你的肾精会减少呢?想一想,是不是时常熬夜、操劳过度?这些行为都会消耗大量的气血。长期以往,血库告急,大姨妈就会渐渐地越来越少,甚至干脆直接走人了!
02脾胃,大姨妈的供应商脾为后天之本,系气血化生之源,是大姨妈的供应商。
古代名医李东垣在《脾胃论?脾胃胜衰论》中云:“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又说:“夫脾胃不足,皆为血病。”盖脾胃为血气生化之源,为统血之脏,具运化之功。
若脾虚失统,往往发生血证。《校注妇人良方?暴崩下血不止方论》云:“暴崩下血不止……大法当调补脾胃为主。”
导致脾胃病变的因素很多,如饮食不节、劳逸过度、七情所伤、体质因素及其他疾病等等,均足以损伤脾胃。而脾胃受伤,又可以发生多种疾病,这很容易形成恶性循环!
脾有统摄血脉之作用,使其能循经运行,维持营血不会溢出于脉道之外。
03肝,大姨妈的仓库除了肾和脾,大姨妈还离不开一位重要的帮手——肝。
肝藏血,主疏泄,与肾是成双成对的黄金搭档。肝好了,大姨妈的库存就充足。
肝藏血。肝脏的正常机能是将余血通过冲任下注而为经血。肝喜条达,生气、郁闷会令肝气郁结,肝气滞住了。
经前期生气,就会把月经气得不来,行经期生气,会令大姨妈直接早退,或是不通则痛的痛经、血块多。
生气,看起来是火急火燎,头脸泛红的暴躁,其实却是最大的寒。「气往下行便成寒,生气是最严重的寒。」而女人最怕的就是寒,生气,比吃凉更容易劝退姨妈。
如果说女性的子宫是大地,那么大姨妈的存在,就是为了给子宫松松土,顺便大扫除,将陈旧的子宫内膜带出去,排出体内的垃圾,推陈出新,换成新的内膜。
因此,要珍惜每个月的大扫除机会,千万别再做伤害大姨妈的事,得好好宠爱ta,否则ta会给你重重的反击!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推荐专家
您身边的家庭医生
彭皇青
不孕不育科主治中医师
临床工作中坚持以中医中药为主,坚持辩证与辨病相结合的思路,对中医妇科及不孕不育治疗有独到的见解,善于治疗女性不孕不育、先兆流产、月经病、妇科疑难杂症等疾病,熟练掌握子宫输卵管造影术、通水术、放环术、取环术、针灸埋线减肥等常规操作。·END·
转载请注明:http://www.jojkv.com/wazz/11526.html